阅读历史 |

第511章 嫁错了人!(7 / 71)

加入书签

加了那一年的选妃宴,故意穿上了围猎时所着的银红妆花缎襦裙,慕容深果真注意到了她,封她为嫔,姜知鸢在皇宫里摸爬滚打,左右逢源,最后登上了贵妃之位。

天边响起闷雷,照亮一室。

姜知鸢被惊醒了。

原来慧明大师所批的,都是真的!

唯一不一样的,是她这辈子嫁错了人!

她应该嫁给慕容澜,她应嫁的人,是七皇子慕容深才对!

……

阮凝玉原本让抱玉去药库,帮她取来舒痕膏,或者是外边买,便不会留下痕迹。

抱玉要出门的时候,却被她叫了回来。

阮凝玉的手指抚过描花衣领下的锁骨。

“不必去了。”

她打发抱玉浇那几盆花去了。

阮凝玉冷静下来,想了想,如果谢凌真起了怀疑,必定会在暗中监视,就算她叫抱玉悄悄出府去买药膏,谢凌也定会觉察。

这吻痕,暂且先留在她的身体上吧。

过了两日。

虽说文广堂关了之后,谢妙云享受了几天神仙日子,每日逗鸟玩牌,赏花游园,但渐渐的,谢妙云便深感无趣起来。

于是她便过来阮凝玉,缠着阮凝玉出去听曲子去,今儿戏班唱《西厢记》。

阮凝玉想了想,自己总是躲在海棠院里,反而会引起男人的怀疑,于是她索性跟着三表姐去了。

戏台临水而建,朱漆廊柱,旦角水袖轻扬。

谢妙云听得入神,而阮凝玉却无心听下去,手下意识握紧扶手。

也不知道谢凌会不会忽然过来。

听戏之际,宫里传来消息,国舅太师一族发现谋反书信,杜皇后被幽居冷宫,荣王殿前失仪,最后被圈禁,亲王爵位一并褫夺。

而太子在两仪殿外长跪不起,为了母亲和幼弟求情。

谢妙云变了脸色,不知是惊讶太师竟会谋反,还是被帝王家的无情吓白了脸。

“太子哥哥本就体弱多病,这般冰天雪地的天气里,若是真要跪下去,会一病不起的!”谢妙云的声音如同碎玉。

谢妙云唤太子哥哥,并不是对他有情。

但凡在文广堂读过书的学子,谁没受过慕容昀的照拂?就连阮凝玉当初被针对的时候,慕容昀也帮她解了围,他的温柔润物细无声。

怎么突然间,朝廷便大变天了?

阮凝玉也蹙了眉。

同门的情分,让她不得不对慕容昀惋惜起来。

他是真正意义上的君子,松风雪月,谦逊有礼,温和而不失力量,但奈何因病痛折磨,瘦得风骨嶙峋,此番又遇到灭母族的剧变,怕是会形销骨立……

谢妙云听着戏台上咿咿呀呀的唱段,只觉歌声如细针般往心口里扎,干脆让她们别唱了,赏了碎银,打发她们走人。

“杜家好端端的,怎么会谋反?!”谢妙云想不明白,揪心而很。

阮凝玉不语,帝王最忌者,莫过于臣下权倾人主。杜太师乃内阁首辅,朝中门生无数,因为女儿为后,外孙乃当朝太子,竟将陛下视作寻常人家翁婿,渐生僭越之心。

有时候皇帝在内阁和一群大学士议事时,杜太师竟当着满朝重臣之面,拂袖直陛下思虑不周。

古往今来,皇后母族鲜少能得善终。

宫中局势剧变,因着这桩变故,直至晚膳时分,谢凌仍未归府,他正忙着四处奔走,料理善后事宜。

阮凝玉在惴惴不安中捱过一日,她突然庆幸,谢凌近来都在枢务堆里打转,无暇顾及她。

想到自己这几天下来都能清静下去,阮凝玉唇角放松。

日子再长下去,谢凌便下江南了。

入夜,皇宫灯火通明。

烛火摇曳,谢凌从两仪殿走出,

檐角处亮起一盏羊角宫灯。

太监总管付公公亲自将他送了出来。

走到殿门处,冯公公恭喜他:“恭喜谢大人入了翰林院。”

谢大人可是新科状元,入翰林是迟早的事。

“谢大人若此次外任江南能做出一番政绩,再历练几年,破格擢升翰林学士的话,届时入阁之期,想来便指日可待了。”

非进士不入翰林,非翰林不入内阁。

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,成为阁老是大明为官者的终极梦想,满门荣光,自己的子孙将来也是“阁老之后”,生前享尽荣华,死后备极哀荣。

这位付公公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