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239章 是真的想要气死他(五千大章求月票)(2 / 4)

加入书签

,努力表达着让李嵩他们一个字也不要信。

李嵩其实将信将疑。

他能见着父皇的面,要么是大哥和临毓清清白白、根本不心虚,要么是父皇根本不可能给他们造成麻烦了,阴谋成阳谋,让人挑不出错。

前者,李嵩不可能指白为黑;后者,父皇都这样了,他李嵩能力挽狂澜?

他没有那个实力,也没有那个心力。

既如此,何必自找麻烦。

说话回来,从临毓摆出来的证据看,大哥十年幽禁,本就是被五哥他们害的。

李嵩选择了沉默。

李崭却是主动去询问永庆帝:“父皇,是这么一回事吧?”

永庆帝:“啊——”

“您别激动,”李崭的大嗓门在永庆帝耳朵边炸开,“您放心,大哥监国,我和六哥虽说能力有限,但能为他分忧的地方一定积极主动负责任。

是是是,大哥这些年不容易,我们不会给他添乱的。

您就好好养着,没有什么比您养病重要。

您只管放宽心。

朝中有这么多老大人,都是得利能干的。

大哥怎么说也是当过那么些年太子的,他只是生疏了,并不是完全不会的新手。

让他回忆回忆、习惯习惯,定是手拿把掐。

我们兄弟齐心协力,这个难关也就过去了。

您这就对了,别激动,缓缓气。”

永庆帝:……

他起先的确激动万分,尤其是李崭那大嗓门就凑在耳朵边,一句比一句难听的话在他脑海里翻滚,气得永庆帝眼冒金星。

他骂了反驳了,但没用,到最后心力交瘁,只能喘气作罢。

也就顾不上李崭这蠢货的曲解了。

李崭与永庆帝说完,转身看向李嵘。

兄弟十年未见,李崭回想了一番,只觉得李嵘消瘦许多。

“大哥,”他唤了声,“我刚看我母妃精神不好,先出去安慰安慰她,之后有什么事要吩咐我做的,你只管开口。”

李嵘颔首。

李嵩没有一道出去,背手站在一旁。

永庆帝对这两个没用的儿子失望至极,只是他也没有想到,这并不是他最绝望的时候。

等公事商议完了,官员退出去,他的妃嫔、小儿子们纷纷挤到了床前。

见他不会动、也不会说,也不知道是哪个混账带的头,“嗷”的一声就哭了起来。

一人哭,人人哭,仿佛谁哭得不伤心,就是不真诚、不悲痛了一样。

哭得永庆帝脑袋嗡嗡作响。

“圣上您怎么突然就倒下了?”

“您昨儿还好好的,是不是、是不是……”

“您知不知道,听说您病了,臣妾心如刀割啊!”

“让臣妾伺疾吧,您身边离不得人。”

“臣妾来,由臣妾来!”

此起彼落,你争我抢。

永庆帝听着,不觉心暖,只余心烦。

哭哭哭,他又没有死,哭什么丧!

海公公也听得头大,看到永庆帝眼中露出的不耐与烦躁,海公公总算顺了一回他的心意,将他的意思明确表达了出来。

“圣上需要静养。”

“娘娘们都先回去吧,莫要挤在这儿,耽误圣上养病。”

“哭哭哭!圣上还没有驾崩,娘娘们哭的什么丧!”

“也不怕晦气!”

“来人来人,请娘娘们各自回宫去!”

海公公尖声尖气,喊得一众人或惊恐、或愤怒,他也不多掰扯,亦不退让。

事到如今,能处置他的只有太子。

而太子,眼下还需要他。

永庆帝熬过了这一场,之后几日,依旧不得太平。

或是出于谨慎,或是要彰显孝顺,只要李嵘空闲着,便在永庆帝跟前伺疾。

甚至,他连问政,也多选在永庆帝这儿。

于是,永庆帝亲耳听到李嵘对巫蛊案的处置,也听到了他的“罪己诏”。

沈临毓捧着起草的诏书,一字一字念给他听。

“朕一意孤行。”

“朕听信谗。”

“朕害了忠良无数。”

“朕无颜面对列祖列宗。”

……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