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4节(3 / 3)
?”
“这金巧也不知道有没有工作,离了婚去饿死啊?”
有不赞同的人就有争论的人:“她不能回娘家啊?没工作她不能找工作啊?”
“呵,说得轻松,找工作,这年头工作那么好找?”
“回娘家,你知道她娘家什么光景?”
随着这一声一声讨论起,人群里和金巧感同身受的谢娟丽去量贩里面买了纸笔出来,用她扫盲学会的知识,给写了长长的一封建议信给塞了进去。
大家看她往意见箱里塞东西,都好奇问她写的是什么,谢娟丽却什么都没讲,朝大家笑笑走了。
众人看着她,怔了怔,很快有人反应过来什么,也跑进量贩买了纸笔出来趴在量贩的墙上刷刷的写了起来。
有了一个给投建议的,马上就有二个,有些人不打算参与的,看大家都写了,反正一支笔一个本子也不贵,不甘示弱也进去了。
这一天以后曲艺团的成员们除了表演,吃饭,空闲时间都在看大家给金巧的建议信。
量贩的文具区生意也好得空前绝后。
而随着这建议箱的出来,加上公共汽车的广告和公交站点广告加地推的威力,知道量贩的人越来越多,知道量贩小广场有曲艺表演的人也越来越多,关于金巧和她恶婆婆斗智斗勇,该不该离婚的讨论也越来越多。
一天又一天,聚集在小广场看曲艺表演的人新增了一批又一批,从最开始需要拿着喇叭四处去喊去叫,到后面不管刮风下雨下雪,广场上时时刻刻满座着。
一天三场的曲艺表演,没有一场空席过。
别说空席,要不是天天安排着人维持秩序,只怕这棚子都要被挤塌了。
小广场就在量贩边上,曲艺团表演是量贩请的,支持量贩就是支持曲艺团,支持曲艺团就是支持金巧。
而陆金巧也充分发挥着她活招牌的本事,每天给量贩带一件货,九块九的礼包,十九块九的大礼包,三十八的保暖内衣,八十八的羽绒服……各种。
于是,量贩也每天都爆场。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