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八十二章 战场上的买卖(1 / 2)
大军开拔之前,牛进达带着一队亲兵火速赶到了前线,三个老家伙见面,抱成一团,手搭手抱成圈,挽住手臂比试力量。
脸憋的通红,没有人肯认输。
直到老程说了软话,三个老家伙才躺在地上小孩子一样笑个不停。
老小孩,老小孩,人越老越妖,越妖就无限接近小孩子脾性。
抱圈比拼臂力似乎是他们作战前的仪式,众人没有阻止,反而也跟着大声的笑。
独具一格的见面后,牛进达带来了消息。
李道宗任大同道行军总管。
华州刺史柴绍为金河道行军总管。
幽州都督王孝杰为恒安道行军总管。
薛万彻为畅武道行军总管。
李绩为通汉道行军总管。
加上老程的右武卫大营,总共出兵六十万,从六个方向向突厥行军。
这六十万人全部归李靖节制,只要李靖没有发话,他们不可擅自发起攻击,违令者斩首示众。
李靖已经进驻距离颉利可汗大本营定襄只有八百里的马邑。
前面三十里就是定襄最后一道防线恶阳岭。
颉利可汗在恶阳岭没有布置大军,却埋伏了斥候,斥候利用地理优势,在恶阳岭必经之路上做了大量的滚石,陷马坑之类的延缓唐军进军速度的陷阱。
并且在距离恶阳岭不足四十里的白草镇部下十万大军,只要李靖敢犯恶阳岭,前队斥候拖住一炷香的时间,十万大军一息而至,就会把陷入麻烦的李靖斩杀在茫茫草原上。
唐军拿下朔方城之后,把唐朝的防御版图向北扩展了一百里,六路大军由东向西连成一片,有攻有守,彻底断了颉利可汗的逃跑路线。
只要李靖攻击顺利,颉利插翅难逃。
这是历史上唐朝的立国之战,没有输,也不能输。
这次李二让老一辈的将领倾巢而出,就连一直在家养病的秦叔宝都被委以重任,成了柴绍的副将,将会在朔方城截杀颉利。
柴绍留守朔方,老程带着右武卫军向东进军,和幽州都督王孝杰会合,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在燕云地区切断颉利东逃灵州的路线。
最为重磅的消息还是颉利的弟弟突利突然归降李二,愿意为大军引路。
天时地利人和,大唐占尽了,这一战将奠定此后北方一百年的太平。
鉴于程处默的冒进,牛进达接管了前军,程处默被一撸到底,来到了方卓的后军做了副将。
大军吃过早饭之后,便开拔了。
程处默被剥夺了军权,在方卓身边过的也算潇洒自在,领兵打仗,自然不能再坐马车,与战士同甘共苦才能换来他们的死战。
大军行走走停停,十日之后,抵达代州。
老程突然接到李靖的军令,让右武卫在代州驻扎,没有军令不得擅出。
大军在代州城外驻扎,开锅造饭,饭还没吃完,程处默就被叫走了。
和他一起走的还有他的亲兵。
方卓意识到了什么,拉着程处默的亲兵张恒,让他无论如何都要护程处默安全回来。
这个夯货被一撸到底,嘴上虽然不说,心里攒着劲呢,鬼知道上了战场他能做出什么事来。
临行前,方卓把一根针管交给了张恒,让他在必要的时候拿出来使用。
有起死回生的功效。
并承诺只要把程处默安全的带回来,他就是程家和方家的大恩人,能得到两家全力的扶持。
有了侯爷的保证,张恒恨不得马上就上战场,死也要拉住小公爷,不能由他信马由缰。
脸上没有太多变化,心里已经战鼓齐鸣。
不能在战场上立大功,侯府和国公府的庇护还是有保障的。
用自己的命换家人青云直上,这买卖划算啊。
方卓在程处默的屁股上踢了一脚,摆了一张臭脸,发狠的让他一定平安回来。
他知道李靖突然叫程处默去干什么。
历史上李靖三千人马突袭定襄,打的颉利丢盔弃甲。
史书上可没说,死了多少人,也没说这一战难不难,三千好儿郎战后能有多少存活,史书上一个字都没有提。
再加上他穿越而来,本身就对历史有了影响,李靖这次出击能顺利达成战略设想吗?
况且李靖不屑使用炸药这种高爆发热武器,冷兵器的对战才是他追求的终极目标。
所以李靖是战神,也仅仅是战神而已。
在做人一途上,差劲的不是一星半点。
方卓从来都没去过李靖的府上,却和他的儿子元嘉交好,如果不出所料,元嘉也会被编进此次突袭的战斗序列里。
程处默上马之后,回身冲着老程等一干老将抱了抱拳,打马就从斜坡上跑了下去。
众人站在坡上,一直看到程处默和夕阳一同消失在地平线上,这才回到军帐。
没有一个人说话,大帐内的气氛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