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93节(3 / 4)
人很快就到,如果不走,就不只损坏东西,还会丢了性命!立即安排人撤走,不管什么,等把契丹人赶走再说!”
黄荆喝道:“我奉命修路,岂能听你一个低级将领指挥!你去叫你们太尉来,亲自与我说!”
陶运然万万没想到黄荆竟然会反对,一时之间竟不知所措。按照官职,黄荆可是比自己高得多,手下管着几千人,坚决不走,自己还真不知道如何应对。暗怪上面做事不细,应该早早知会黄荆,让他听从自己调遣。见一边随着童阳锣响,聚集的人越来越多,不由心中焦急。
正在这时,黄荆的副手叶登过来,问明了事情经过,道:“既是如此,我们便撤走便了。事后不管有什么损失,我们只追究陶指使,让他们负责。”
黄荆道:“一个小小的指使,如何负得起责任?这里是两府看重的车站,进度一刻不许耽搁!这样一撤,多少地方要重新做?我如何向上面交待?”
陶运然道:“观察,契丹人一来,他们烧杀抢掠,就连命都没了!且立即命人撤走,事后上面追究下来,不管什么事情,我担着就是。”
说完,吩咐自己身后的两个士卒,架了黄荆,扶到帐篷里去。又对叶登道:“情报千真万确,北边真有契丹兵马过河。不是小股,有万人之多,不是我们所能够抵敌的。还请观察立即命令属下,随我撤到南边去。行礼不要带了,性命要紧!”
叶登看着陶运然,过了一会才道:“指使,此事若有错,你可担当不起!”
陶运然点头:“我当然知道!观察,若不是真的紧急,我怎么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?近万契丹人都是骑兵,只要半天时间,就能到我们这里。此时不走,就真不走不脱了!”
叶登看了看还在敲锣的童阳,点了点头:“好,我且信你!事后若有错漏,饶你不得!”
说完,对一边的众头目道:“你们回去各自招集属下,不必带行礼,整队之后报我!”
陶运然听了,出一口气,连连道谢。这些修路的官员不只官职高,而且是难得的技术人员,在朝廷的地位也高。不是上司命令,陶运然还真不敢与他们对着干。
经过葫芦堤,过了鲍河,就进入雄州境内。天边一轮红日升起,郭逵提马看着前方,沉声道:“由此向北,去拒马河!我们沿河而行,到了地方列阵。十里之内,不许一个契丹人北去!”
一众将领应诺,带着所部兵马,转向北行去。这是张岊军中大部骑兵,集结成一军,交给副都指挥使郭逵指挥。昨天得到消息,今天天不亮就出发,去堵契丹军队后路。
这一带地广人稀,如果不是特意设置情报网,根本就不知道十里外发生什么。契丹兵马过河时,郭逵的骑兵已经离开了安肃军。之后不久,便就进了雄州境内。郭逵行军的路离,与契丹人到车站的距离相差不多。他提前大约一个时辰行动,契丹人遇到第一个村庄的时候,郭逵大军已进入雄州。
南易水南岸,陈锐带着兵马急行。他们从高阳而来,得了张岊的军令,天不亮就出发,此时离着南易水已经不足二十里。太阳从东升起来,洒下万道霞光,映得冰雪斑斓。
抬头看了看天边的太阳,陈锐道:“这里离着南易水还有多远?太尉严令,我们必须及时赶到,守住南易水,不许契丹兵马一人渡河。若是赶不到,罪责不轻。”
一边的曲安澜道:“回太尉,还有十五六里,就是南易水了。现在太阳初升,全军急行,应该在契丹人前面赶到。契丹人过河,当不能全军急行,不会比我们早。”
陈锐点了点头:“太尉命我们的兵马驻高阳,还是过于大意了。虽然隐蔽,高阳离着南易水着实是远了些。一路急赶,未到南易水,就已天亮。”
曲安澜叹了口气:“有什么办法?不驻高阳,在城池外面设营,必然会被契丹得知。太尉想来也是没有办法,才如此做。一路急行,虽然全军过于疲累,终究是能在契丹人前面。”
陈锐道:“命全军不可懈怠,全速行进!我们晚到一刻,契丹人就可能过了河,抢掠百姓。如此哪怕事后胜了,朝廷也要惩处!此次迎击契丹,太尉的命令,不可有任何疏忽!”
被围
抬头看看天上的太阳,耶律佛奴道:“已经中午,前方十里之外,就是宋人修的车站了。听说那里有数千人,物资无数,我们到了那里用些酒肉!”
魏材道:“已经行进二十里余里,想来雄州的宋军已经得了消息,尚须小心。”
耶律佛奴笑道:“我已派了人去监视雄州,那里一出兵,我这里就会得到消息。是战是走,操之在我,怕宋军做什么。这次抢了车站,让宋人知道我们厉害。”
说完,吩咐身边将领,催促大军加快行军速度。
走了几里路,突然前方有亲兵回来,急赶到耶律佛奴身边,叉手道:“将军,车站的宋人都已经逃走了,人影也看不见一个!”
耶律佛奴不由吃了一惊:“我们行得速度不慢,宋人纵然得到消息,也来不及逃走。莫非是我们事机不密,一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