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董父问完这东西之后,竟然自己说起了‘全国旅游’的时候的事儿。 &esp;&esp;“以前呐,我是不知道这玩意儿有什么的。记得我第一次接触这东西,下意识的就以为,这是好看一点儿小碗之类的。 &esp;&esp;没什么稀奇的,毕竟谁家家家户户的没有两个这样大碗或者说是大缸。那时候最痛苦的就是,抱着这么一大堆资料,在那看。 &esp;&esp;又">
阅读历史 |

第448节(1 / 3)

加入书签

&esp;&esp;董父问完这东西之后,竟然自己说起了‘全国旅游’的时候的事儿。

&esp;&esp;“以前呐,我是不知道这玩意儿有什么的。记得我第一次接触这东西,下意识的就以为,这是好看一点儿小碗之类的。

&esp;&esp;没什么稀奇的,毕竟谁家家家户户的没有两个这样大碗或者说是大缸。那时候最痛苦的就是,抱着这么一大堆资料,在那看。

&esp;&esp;又枯燥,又无聊。不过每天都这样,还有这么多陪着的,也就不觉得了。

&esp;&esp;后来,我们转过的地方越多,我见识的东西也就越多。对这个东西的理解和了解也就越多。渐渐地,我也明白了这些东西,对于咱们国家来说,这些东西,是历史文化的传承。是不可磨灭的,也是绝对不能割舍的。

&esp;&esp;当然了,最重要的一点就是:这个东西价值连城。以前呢你和杉儿的关系,这碗就算不给你又有何妨。

&esp;&esp;但是现在不行了,不一样了。你和杉儿终究是没走到一块。既然如此,这个东西我再厚着脸皮留在自己的手里不行了。

&esp;&esp;本来也是你为了让我了解这古玩才拿来的。现在古玩是什么,我已经了解了。正好‘完璧归赵’。”

&esp;&esp;说着就把这碗递了过来。放在了李守良的面前。

&esp;&esp;说实在的,李守良有点惊讶。真的没想到这董父能做到这一步?

&esp;&esp;能在明白了这东西的价值,还能在自己女儿和李守良分开的时候,把东西还给李守良。确实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出来的。

&esp;&esp;意志力坚定,能压抑的住自己的贪欲。相当厉害了,换位思考一下,李守良没有把握能够做到他这一步。所以他格外敬佩。

&esp;&esp;李守良仔细的看了看董父,对方也在看着他,确实是没有虚假的,只是让一让的说法和表现。

&esp;&esp;基于此,李守良也没有再客气。只是笑着拿起了这个小碗。

&esp;&esp;仔细的端详了好一会儿。然后收在了一边。

&esp;&esp;见李守良收下,董父也没再说什么。他这也是有补偿李守良的意思。整件事儿确实是他们家的人不对。虽然这属于是‘借花献佛’了。

&esp;&esp; 欢欢喜喜过大年

&esp;&esp;随着老式的公交车,慢腾腾的挪到了公交站牌跟前。李守良没说什么话。只是挥了挥手,然后转身上了车。

&esp;&esp;正好临窗的地方,人不多。李守良找了个地方坐下。看了眼还在那站着的董杉。

&esp;&esp;笑着朝她喊道:“回去吧,这天怪冷的。我先走了,有事儿就来找我,能帮的我一定帮。还有,没什么对不起的。你很好,没有对错。”

&esp;&esp;可不待董杉说什么话呢,公交车缓缓发动。

&esp;&esp;李守良也就没再关注后面。交上了该交的钱。思绪随着刚才在董家发生的事儿,慢慢的走远。

&esp;&esp;事情还要回到董父拿李守良送给他的那个明代宣德官窑洒蓝大碗,来‘借花献佛’还给李守良。

&esp;&esp;一面是还,物归原主。一面是补偿,毕竟是他们家人对不起李守良。而且这玩意儿也确实价值不菲,说是连城也不为过。

&esp;&esp;都分了手了,他再拿着这个东西,也实在是过意不去。所幸就直接还了,也没那么多的事儿。

&esp;&esp;随后两人闲扯了两句,李守良再次提出了告辞。

&esp;&esp;这回董父也没有什么可以留下李守良的理由了。自家女儿也算是和李守良彻底没戏了。

&esp;&esp;就这么着,两人起身往外屋来。来到正堂,正好看到在那坐着的有些魂不守舍的董杉。

&esp;&esp;董父看在眼里,也是有些着急,不过也没有办法。人家都拒绝到这个地步了,难道要上赶着贴上去,这就不是‘便宜卖’了,这是赔钱卖。

&esp;&esp;这样女儿嫁过去也不值钱。也不会受到重视,而且容易受欺负。这种情况下,自己就是讨公道都不好办。

&esp;&esp;想了想,咬了咬牙还是算了。

&esp;&esp;“杉儿,这守良要走了。你和董勇带我送一送吧。我就不远送了。”董父朝董杉招了招手。

&esp;&esp;董杉听到这话立时站了起来:“董勇正忙着在屋里做作业呢。没有时间,我自己去吧。也不耽误事儿。”

&esp;&esp;说着就往前走了两步,跟上了两人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